如果壓縮機因為故障而報警停機,在消除故障之前堅決不能開啟機器,否則就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新機器工作的前200h-500h、 1000h時,主要的保養方法是緊固各個部位的螺栓,除此之外,還要做到定期檢查處于重要位置的螺栓、螺母,必要情況下要進行緊固操作,在進行大修時,這些重要位置的螺栓都應該要用磁粉探傷,必要情況下要進行更換。
3.2堅持開展壓縮機狀態監測工作
現今活塞壓縮機的自控系統基本上都具有檢測排氣壓力、溫度、油壓等的功能以及故障報警停機的功能,盡管這些已經算是具有相對完善的功能,但還是有著不足之處,因為這些無法完全地呈現出機器工作時的技術狀態,例如可以測出來溫度的大小高低,但無法測出溫度改變的具體原因。
而這就需要使用專用的儀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往復式的儀器對機器的運動部位定期檢測分析,在紅外線、超聲、壓力傳感器等多方面的結合下,制定出機器的示功圖,再在示功圖和工作循環中發生的各個事情的幫助下理出機器各個部位的技術狀態。
3.3要重視壓縮機的潤滑工作
(1)潤滑油的選擇要嚴格依據壓縮機生產廠家的說明;
(2)在機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潤滑油的壓力、溫度和液位在規定的范圍之中,油壓不能太低,油溫不能太高,否則就會損害到壓縮機,曲軸箱里的油位太低就會使機器報警停機,而油位太高就會導致油溫升高,曲軸轉動時攪動潤滑油還有可能導致潤滑油變質。
3.4加強維修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大型的活賽壓縮機的正常工作運行不僅僅只是取決于機器自身,還與相關工作人員(維修人員和操作人員)有著極大的關系,所以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
(1)請來壓縮機生產廠家的相關技術人員來培訓工作人員;
(2)工作人員需要積極地進行配合,這樣學習到真正的技術;
(3)工作人員要在工作過程中進行經驗總結,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水平,從而能做到提早發現和消除隱患,使機器一直正常地運行下去。